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陆
"药原素网"
《通知》显示,将对在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医用耗材交易系统挂网执行的血管介入、神经外科、非血管介入、电生理、结构心脏病、口腔、起搏器、人工器官、疝修补、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吻合器、眼科12大类高值耗材,进行价格和品种动态调整。
关于价格调整,《通知》要求械企收集收集全国最低价,若自己产品低于采购平台挂网产品限价,则需主动在规定时限内在采购平台申报调整限价。
上一次调整,有品种降了92%
虽然不是价格谈判,也不是带量采购,但价格动态调整的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据了解,这并非陕西省首次动态调整,今年6月24日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网就发布了《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动态调整工作的函》,表示要分批启动骨科植入类、血管介入类等13大类高值耗材动态调整工作,将限价挂网产品目录中的价格调整至全国最低价。
紧接着,7月1日发布《关于启动陕西省2019年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动态调整的通知》,首先对13大类中的骨科植入类进行调整,8月9日公示动态调整结果。
据赛柏蓝器械统计,价格调整后,常州市某医疗器械公司的克氏针由350元降到28元,降幅高达92%。
除此,包括克氏针在内,共62个规格的骨科植入类产品价格降幅都在50%以上。
其中北京某人工关节公司的远端塞和中置器价格降幅高达91%,分别从850元降到80元、从1200元降到111元。
某知名跨国械企的经皮胸腰椎后路固定棒和胸腰椎后路固定棒,价格分别从13761.5元降到6880元、从9845.55元降到4920元,都降低了50%。
除了13大类高值耗材,2018年5月陕西省还开展了神经外科等11大类耗材动态调整。
其中,有189个产品因为完成议价且议价价格低于原限价,按议价结果调价。议价品种中,降幅最高的“光固化垫底材料”,从限价980元议价至25元,降幅达97.45%。
进入限价目录的“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价格从91.7元降至27元,降幅达到70.56%;“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针”的价格也从1800元的原限价,经议价后降至600元,降幅达66.7%。
填平价格洼地,这些械企危险了
只是填平价格洼地,降幅就如此明显,而这次价格调整还要从2015年说起。
2015年,原陕西省卫计委发布《陕西省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实施方案》,让医院回归医用耗材采购的主体地位,降低耗材虚高价格。
其中重点要求,对有限价参考省中标(挂网)价格和陕西省公立医院实际采购价格的,取其低价作为限价挂网。
这一步还是旨在填平价格洼地,不能让自省的价格比其他省份高。但是实际上,省内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省之间做到信息互通、实时更新,都并非易事。
有业内人士表示,耗材不仅数量庞杂且种类繁多,有的产品在不同地区招标采购时的名称不同,在这种情形下,有械企开始逃避价格监管,部分地区甚至形成鱼龙混杂的业态。
因此,近几年业内开始出现各样的耗材采购联盟,进行数据共享,以避免出现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价格差距过大的情况。
由此可见,全国耗材信息系统亟待统一。
不过国家相关部门早已发现医疗器械行业的这一顽疾,今年6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公布了医保医用耗材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
之后,7月2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目前已进入试点阶段。
8月2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要求所有在我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符合本规则。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普及,注定会对行业起到改革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不论是省内信息透明还是省之间信息互通的问题,都将有办法解决,部分依靠行业信息不透明“浑水摸鱼”的械企,或许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