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陆
"药原素网"
在过去几年,创新药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许多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据统计,2017年国内已有28家医药生物公司获得投资,总金额超过9.3亿美金。从投资金额看,少则几百万美金,多则2.6亿美金。接下来从投资人眼中分析是如何投资新药公司的。
投资人和企业是携手共进的关系。在过去几年由于存在政策方面的壁垒,还有些套利的空间,还可以简单的做me-too。但现在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给国内企业留有的空间非常小,这样会逼迫国内企业如何去立项,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找到位置。到底是盲目追逐热门靶点,投资人一窝蜂把钱投进去,还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投资看的不是现在哪些领域比较热,而是关注未来5年后哪些领域比较热。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对于热的领域,投资机构添火烧柴只是锦上添花。从苗头领域变成热门领域过程中,如果投资人能发现、去投资,这样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做医药领域投资很多时候要把自己放在创业团队的角度去考虑,包括什么项目是值得花钱花时间去做的,这需要跟行业动态保持密切关注,去发现emerging potential。比如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在过去的十年中出现的靶向药物是最多的,那么在接下来十年中还有哪些靶点是值得做的。在这些当中有哪些靶点是属于已经验证过的,如果要做那么就要拼速度或差异化;有哪些刚有苗头但现在做的人还很少,可能有机会值得做的;还有哪些靶点刚刚进临床,可能连临床数据都没有,但临床前数据看上去非常promising的。投资机构要去梳理,决定到底把宝押在哪些方面。押宝不仅押这个靶点,背后还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只有紧密的和创业团队肩并肩的思考问题,才能有更大的机会在冷灶和热灶之间找到温度起来的那个灶。
对于投资人和企业家来讲,一定要专注在自己最擅长、最优资源、最有成功可能的事情上。一上来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企业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或技术。只要在一个领域,哪怕是细分领域做到第一,就可以了。即使不能上市也有并购价值。估值不是按照产品线个数来算,最终投资人看的是最有可能成药的产品。由于医药投资受到两方面的监管,分别受医疗医药行业监管和金融监管。金融和医疗是政府强监管的两个产品,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首先企业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然后在发展的战略要明确。简单点来说要专注,其实投资人也是。投资人很多时候要帮助创业团队管理好自己的边界。其实对投资人也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比如团队是做小分子的,看到大分子比较热,也想去做大分子,这是比较盲目的做法。要聚焦在自己比较强的领域,管理好对外界诱惑的抵御。
优化资源配置和拥有战略性考量。对大公司来说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对小公司来说,必须把有限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用在性价比最高、最能提升公司价值的地方。这对很多团队来说是个考验。比如刚开始有些项目特别看好,但往后发现由于环境的变化,项目变得没有那么的吸引力。这时候可能要做些选择,资源要重新分配。这个时候对团队来说也是蛮考验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需要投资人帮忙去推动一下。很多的创始团队是科学家,并没有做过企业。有些在民营企业中得到训练但战略性考量方面做的还不够。从一开始就要做一些长远性思考。除了踏实做事情,另一方面也要抬头看前方。
创新药要做到脱颖而出有三个关键词:速度、质量和差异化。在追求速度要平衡好质量,在差异化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因为单独做first in class真的很难、在这三个关键词背后是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一旦融资成功,企业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招兵买马。因为企业在融资阶段,它的能力储备往往不能支持企业在接下来三年的发展。在任何一个领域要做到速度、质量和差异化,没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是难以为继的。不能单独靠CRO,就算靠CRO,也需要有懂得去把控质量和调动CRO去做事情的负责人。一个强大的团队和科学的视野,这样的公司才能脱颖而出。
在资金、团队、产品来源三个因素中,投资人最看重的是企业创新研发的团队。未来创新药这块,对创新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实现这个趋势,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团队支撑,客观讲还是很考验的。只要有好的团队,后面的资金政策都会有。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建议可以去看一下百济神州、信达、再鼎等创新药公司,看看他们团队是什么背景的人。因为医药行业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从团队搭建、团队选择到团队运营,确实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才能做出好的企业。投资在做决策时候,很大一个权重就是看团队。主要看团队的两个方面:一是在科学方面是否有足够深的经验。二是具有能创业、具有企业家素养的团队。把科学和企业家素养结合在一起的团队,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2017年年底西南证券发布了《行业步入3.0时代,中国正向创新药大国崛起》明确指出,创新药将是未来10-20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中国必将产生数个超千亿美元市值的制药巨头,数十个过千亿人民币市值的各领域龙头企业。今年,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和华领医药相继在港交所登陆,此外还有数家创新药公司在排队等待香港上市。庞大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政策的变化,让港交所日渐成为在NASDAQ以外的另一上市选择。相信随着资本的助力,不久的将来中国创新药巨头将诞生。